保险让4万余丹阳农民吃下“定心丸”
2021-08-15 20:40:43
立秋时节,在丹阳陵口镇折柳村戴家自然村,果品种植户黄永正对采摘后的桃树进行田间管理。黄永从事水蜜桃种植已有10年时间,现有桃园面积80多亩。面对丹阳农业保险政策“进农村、进农户”宣传月工作小组的农业保险工作人员,他说:“5年前,我就投保了农业保险。由于地势低洼,这几年桃园每遇灾害,都能获得几万元的农业保险理赔。”
在丹阳,像黄永这样的投保农户有4万余户。今年1-7月,丹阳财政共投入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资金1813万元为他们提供保障。作为苏南地区唯一的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(市),自2007年实施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以来,丹阳市通过财政发力、保险助力,已开办的政策性农业保险险种数居镇江第一、全省前列。
今年夏季暴雨、台风等极端天气频发,如何尽快恢复生产,最大限度挽回损失,成为受灾农户当务之急。丹阳财政局以“学党史、办实事、解难题、送温暖”为主题,聚焦群众“急难愁盼”问题。一方面,组织党员干部深入村庄和田间地头,走访排查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造成的损失情况,变“民情清单”为“履职清单”,变“等群众上门”为“送服务上门”;另一方面,丹阳财政局以“推进农业保险、助力乡村振兴”为主题,会同丹阳农业农村局、丹阳人保等部门联合开展农业保险政策“进农村、进农户”宣传月活动,多渠道、多形式向群众宣传农业保险政策,有效扩大了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群众知晓度,激发了农户的参保热情。
“我承包种植了1300亩水稻,这几年都投保了水稻大灾保险,因为有财政补贴,个人只要掏13.2元/亩,保险金额达到1100元/亩。一旦遇到病虫灾害或是高温热害,定损、赔付都非常及时。”在省级示范农场、丹阳吕城镇留庄村曾伟林家庭农场,刚从水稻田间喷施完农药、进行病虫防治的农场主曾伟林说。
政策性农业保险撑大了现代农业的“保护伞”,成了助推乡村产业振兴的“惠民工程”和“利民工程”。曾伟林表示,保险不仅给他们这些种植户吃下“定心丸”,还有许多财政惠农补贴。曾伟林指着崭新的农机具说:“比如这台插秧机,我花了8万元购置,政府就补贴给我将近两万元。我每年都要购置新的农机,仅今年就花了30万元,除了自己可以用,也可以租给别人用,受益多多。”
(来源:金山网)